
甲問:「今晚去那裏吃飯?」 乙答:「去發記?」 甲:「發記好貴啊,不好。」 乙:「那去生記啦。」 甲:「生記很遠啊,不好。」 乙:「那去林記?」 甲:「林記的食物太油膩了。」 乙:「那去你喜歡的李記吧。」 甲:「好呀。」 這樣的對話你有遇過嗎? 有時我們帶着自己已有的念頭去問問題,其實不是向對方要求答案,而是希望對方附和自己而已。我執,就是這樣不知不覺影響我們的言行。 帶着我執的觀念與人交往,便難以和別人真誠溝通。 帶着我執的觀念學習知識,便難以接受創新的思維。 那麼帶着我執的觀念修行佛法呢?可以參看以下公案: 梁武帝聽達摩祖師是一位高僧,於是禮請他到宮中,他問達摩祖師:「朕自從主政以來,建寺度僧,行善不斷,請問有甚麼功德?」 達摩祖師回答:「了無功德!」 梁武帝十分反感,於是達摩祖師拂袖而去。 梁武帝帶着已有的觀念問達摩祖師,他希望一位高僧認同自己,期待的答案是:「你功德無量」,他不願聽到自己沒有功德。所以,失去向高僧修學正法的機會! 因此,如果帶着我執學佛,即使遇到了菩薩,也不懂珍惜機會,難以接受上乘正法。 虛其心、靜其意、才能悟正道。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