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通竅養生

​通竅養生

通竅療法是少林禪醫一個很特別的理論,因為禪醫是從氣機基礎發展出來,所以特別注重通竅。德建師父指出,竅不通則小病,臟腑不通則大病,不通則病,通則不病。通竅療法主要是依據人體五臟六腑和八脈七孔的原理發展出來的。中醫認為人體是由五臟六腑、心肝脾肺腎組織起來的,而人體的五臟六腑與七竅相連,七竅包括眼、耳、鼻、舌、口五個清竅和下體兩個濁竅,掌管人體一切出入的氣、水、食物。禪醫認為若竅門不通就會生病,而當中鼻竅是一個主要竅門,也是一個主要的通竅目標。德建師父說,鼻子通肺,也通丹田,所以他教導的丹田呼吸,入氣時需要觀察丹田,出氣時觀察鼻子,都是通竅方法。另一個通竅方法,是德建禪師配製的中藥滴鼻劑。將定量的中草藥滴鼻劑每日由鼻腔滴入,再可以利用中藥來達到通竅的原理,大竅通則沒大病,百竅通則百病除,這就是德建師父治療身體和心理疾病的一個獨特方法。

鼻子通

有一天,師父與我站在龍陽洞前,觀察了一會雲和風的變化,使我感受到人與大自然的結合,觀察山上的風從我的鼻子一出一入,漸漸地感到與風融合,與雲融合,與整個嵩山融合。正當我自得其樂的時候,師父對我說:「我們今天討論大腦與鼻子的關係。」這個題目對我來說十分有趣味。我從事研究人腦功能十多年,從沒有想過鼻子和大腦有什麼關係。我知道鼻子用來呼吸,它跟肺有關係,但和大腦有什麼關係,一時難以理解。但是,當時觀察鼻子呼吸的風,無疑使我精神煥發,大腦十分清醒,莫非大腦與鼻子真的有關?師父經常語出驚人,發人深省,所以他一說這句話,我立刻把所有心思放下,全心全意聽他的教導。

 

德建師父認為鼻子與大腦的關係十分密切,少林幾代高僧從修行內觀自己身體的變化得出的經驗─鼻子通肺,又通大腸,又通丹田,丹田又通腦。其實人的身體都是互相通達,互相影響。很多有病的人,鼻子都是不通的,於是引致大腸不通,有便秘的問題。清竅不通,濁竅(肛腸尿道)也不通,人怎能健康呢?身體不健康,精神又怎能健康?大腦又怎可以運作順利?德建師父說到人的身、心、腦的關係十分精闢。現代人常常希望做事效率高,工作的質素要求高;學生常常希望做功課快,成績好。但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和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力、分析力、語言能力)都是由大腦控制,沒有健康地運作的大腦,怎能有好成績、高效率呢?德建師父說解決這個問題的源頭是先使鼻子暢通。師父還說,這一點是他多年內觀的感受及臨床觀察病人的經驗,希望我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驗證。於是,我回香港後,做了一些鼻子與人健康的觀察及實驗。我在臨床觀察了一些病例,他們的病包括一般的傷風、腦癌、皮膚病、婦女病、腦壞死及腸胃病。雖然他們平日沒有感到鼻塞,但鼻咽都是不通,都是堵塞的,所以我的臨床觀察和師父告訴我的是一致。

 

另外,中國的醫學對人體的竅門和內臟的關係早有一系列的理論《黃帝內經‧靈樞‧脈度》記載:

 

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

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

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辦五色矣;

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

 

這一段說及人體面上的感官包括鼻、舌、目、口、耳都與內臟相連。五臟的氣透過經脈上輸竅門,所以五臟氣充足,七竅則功能良好,否則七竅機能失調及功能下降,所以內臟的疾病可以通過七竅來辨證及治療。再者,在上七竅中,以鼻竅為最要緊。《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納鼻而傳十二經」。又說:「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所以,中醫學認為通過上竅的吸收,可以通往經絡及五臟六腑,而鼻為清竅,氣上通大腦,下行肺,亦通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鼻炎是很多病的源頭,因為冷空氣進入人體,鼻子首當其衝,體內的熱血遇到冷空氣,被冷滯在鼻腔裏,形成鼻腔充血,這就是鼻炎。鼻炎又是百病的病根之一,不僅直接引起感冒、發燒、咳嗽、五官病、頭痛、牙痛、便秘、高血壓、心臟病等,而且間接影響全身。

 

據說清洗鼻子也是古印度瑜珈所推崇,而現在漸漸在外國為人所接受。一般清洗鼻子的方法都是用生物鹽水或清水,將清水灌進一個鼻孔,使水從另外一個鼻孔流出,這個方法在西方的一些研究指出有助改善鼻敏感。美國萬亞診所(Mayo Clinic)在網上有一段教人如何清洗鼻孔的方法,而且他們認為這個方法既安全又沒有副作用。另外,西醫也有一些藥物用以通鼻,但一般都有副作用,而且不鼓勵長期使用。中醫的現代發展對一些通鼻劑有研究(包括本文所提及的禪通甘露滴),但大多處於研究階段,不宜急於應用。在此階段,本人認為先用非藥物的通竅方法較為安全,而且效果也十分顯著。

 

以下是幾種通鼻的方法:

 

 ■ 沐鼻法

用雙手輕輕地按摸鼻的兩側。按摸速度越慢越好,手越輕越好。心情要保持平靜、自然自在地留意鼻子。

 

 ■ 觀鼻呼吸

在平日的生活當中,時常觀察著鼻子的一呼一吸。「觀」的意思是自然地、輕鬆地感受氣從鼻子出入。

鼻子通

腸道通

德建師父對不同病例的多年臨床觀察作了一個總論,就是大部份的病者都有腸道不通的問題,患有便秘,不能每天排便最少一次。還有,就是沒有便意,如廁等了半天也不能下,或是排便很費力,又或是糞便很硬。另外,就是糞便臭味很濃,不是呈大段狀及完整柔潤,又或者總是有排不清的感覺。這幾種排便的不正常現象都是腸道不健康的表徵。

 

行性禪師為瞭解便秘與疾病的關係,曾經觀察幾十個起了骨,英年早逝的少年,他發現墓穴中都有堅硬如鐵的乾糞。因此,行性禪師推論,少年早逝的原因是糞便太乾,不能排出體外,因為這些人的糞便不能排出來,就吃不下去,新陳代謝受阻了,久而久之便憋死了。他還觀察到很多喜歡吃紅燒肉、辣椒的人,一上廁往往蹲半天也難以排便,因為大便乾結難下。(摘自《嵩山論劍》第一七三至一七四頁)行性禪師和德建師父的臨床觀察跟現在的醫學保健理論十分切合。長壽村民族的研究資料指出,跟長壽相關的其中一個元素便是腸道健康。研究指出長壽村村民都沒有便秘的問題,因為他們的飲食(例如:新鮮蔬菜水果)及生活方式(例如:心境開朗)都對腸道有益。

 

便秘是很多疾病的起因,由於糞便滯留在腸道中,會使附近的血液重新吸收原來應該排出體外的有毒物質,這樣使有毒物質隨著血液帶往身體其他的組織及器官,因此造成各種各樣的身體疾病,例如呼吸道問題、頭痛、胃病、肥胖、痔瘡、結腸炎、腸癌、神經病及精神病等,都和腸道不順暢有關。由於腸道的功能和健康有密切的關係,現代的預防醫學也十分注重腸道健康。西方醫學對改善腸道健康的方法主要是從改善消化著手,例如:進食高纖的食物或有益生菌的食物,例如:乳酪等。行性及德建禪師有他們獨特的驗方,德建禪師將他常用的幾種藥方贈予香港的禪武醫基金會,並由香港中文大學全資附屬的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在香港生產。

 

對於保持腸道暢通,德建身心療法中有以下幾個方法:

 

 ■ 通鼻

以經絡理論為基礎,肺經與大腸是有關聯的,肺為臟(陰經)而大腸為腑(陽經)。鼻子是通往肺,再由肺通往大腸。所以,使鼻子通暢是解決便秘的一個方法。依據禪醫的理論,鼻炎是引致大腸不暢順的原因,所以要治療腸道問題,禪醫首先找出問題的源頭─鼻子不通。每天練習沐鼻法是通鼻的好方法,在臨床上對解決便秘有幫助。

 

 ■ 素食

主要以新鮮蔬菜、水果、穀類及果仁為主,而且避免葷食。(在上章談飲食有詳細解釋)

 

 ■ 輕鬆進食

放鬆心情愉快地進食是幫助消化的一種有效方法。壓力太大會使身體中最重要的消化酵素和胃酸減少,而且抑制我們的免疫系統,這種種不良的情況都會影響腸道健康。所以,進食時不要思想工作或憂慮問題,要嘗試保持輕鬆的心情,可以想想愉快的事情,又或在進食前先做一會自然丹田呼吸,使自己放鬆下來,靜心下來。再者,在進食的時候,要細嚼慢嚥,咀嚼能幫助產生唾液,而且傳送信息到胃部,增加胃酸,咀嚼也能傳送信息到中腦的丘腦(Thalamus),這部位主管人的飽餓感覺。當它收到信息後,便發出飽滿的信息,使人停止進食。

 

 ■ 八分飽

如果進食太多食物會為腸道帶來太大負擔,也減低吸收所吃健康食物的營養。消化不全的食物,進食多少也沒有用,相反還會產生毒素。因此,進食的習慣也須符合自然之道,也是禪之道。慢慢地進食到感覺飽便可以停止進食,不要撐著吃,吃到肚脹,頂著胃,這對大腸消化很不好。但是,現代人因為食物的供應很充裕,而且人民的經濟改善了,可以負擔很多食物,為了大飽口福,很多人都會狼吞虎嚥,而且進食過量。但是想一想,進食美味的食物只是五至十五分鐘的感覺,但是吃進身體內便需數小時,甚至數天來消化。有時,因為食物的毒性積聚在腸中,年年歲歲也排不出來,造成很多的疾病。那麼,一剎那的口感值得嗎?

腸道通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