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我們的研究室於二零零七年開始研究少林醫學對情緒、智能及身體健康的效用。我們的研究組成員包括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教育學院、葵涌醫院及河南省嵩山禪武醫研究院的教授、醫生、心理學家及腦電分析員等專家。研究結果已在美國的學術期刊發表,也曾在美國幾所學府包括哈佛大學及密芝根大學等作專題講學。研究的項目主要分為基礎研究及臨床研究兩個方向。臨床研究的對象主要是有行為與認知障礙,患有自閉症的兒童,及有情緒障礙及健康問題的抑鬱病患者及長者。基礎研究主要是運用腦電波測量儀器研究內養功的腦內反應及治療前後的腦活躍度改善情況。
對改善自閉症行為, 情緒問題及提升大腦智能的效用
自閉症,又名孤獨症,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自閉症的兒童有社交發展的障礙,他們難以主動與人交往、分享或參與活動,並與人缺乏目光接觸。由於他們興趣偏狹,大多難以掌握社交技巧。另外,自閉症的兒童亦有溝通上的障礙,他們大多語言發展遲緩,說話內容、速度及音調都有異常情況,例如經常鸚鵡學舌、經常重複某些語句或單音調等。他們對語言理解會有不同程度的困難,亦對非語言溝通有理解困難。此外,部分兒童更欠缺語言溝通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自閉症的兒童會執著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並且不容許改變習慣和常規;他們亦不斷重複一些動作,例如前後擺動身體、搖晃頭部、不停轉圈等。他們對有興趣的事物可能會極度專注,但對其他的事物就漠不關心,例如喜歡火車便可以把所有火車型號和班次記熟,但有可能在別的方面卻有學習障礙。此外,自閉症的行為及認知功能會隨著患者的嚴重程度、智商及年齡而有所不同。可惜,目前並沒有可以根治自閉症的藥物,而行為治療及認知培訓的效益又有限。所以,我們這幾年致力研究能否用德建身心療法改善自閉兒童的行為和智力(Chan, et al., 2008; 2011d; 2012b, d; 2013; 2014)。
自閉症的成因雖然還未完全找出,但是近年科學研究顯示自閉症兒童的腦部結構及活躍程度均異於正常兒童。其中有些研究發現自閉症兒童的前額葉(frontal lobe)和前扣帶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活躍程度都比較低。我們的研究方法是運用腦電波測量儀器量度自閉症兒童前額葉和前扣帶皮質的活躍程度。實驗假設是:如果德建身心療法有效改善腦部的運作,我們於實驗前後量度他們腦部的活躍程度,自閉症兒童的額葉和前扣帶皮質的活躍程度將會提升並接近正常兒童的水平。同時,以專業的臨床心理測試及腦功能測試評估他們的行為、認知功能、情緒,都會表現統計學上定義的顯著改善。
「飲食改善」是德建身心療法當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也是在治療兒童時比較容易執行的方法。在臨床上我們看到不少成功案例,於是我們以隨機對照試驗的方法研究「飲食修改」對改善自閉症兒童行為的臨床效用。此研究的成果已在二零一二年美國一份期刊中發表(Chan, et al., 2012b)。少林寺,雖然是佛教寺院,卻以武術和醫藥聞名。「食物為藥」的概念被應用於少林醫學(禪醫)作為促進身心健康的方法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知,某些食物的攝入,可能對身體健康、精神狀態和認知功能有害。例如,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明確表示,長期攝入大蒜可能會導致健忘,過量攝入生薑可能對頭腦和智慧有害。禪醫提出,攝入過多「辛」和「熱」的食物(包括所有肉類、海鮮、雞蛋、薑、蒜、蔥、韮菜、辣椒等),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將在體內產生過多的熱和導致血液和氣滯血瘀,而這是導致身體和精神疾病的遠因。禪醫認為,人的自身有自癒能力,通過自然和均衡的素食飲食,和減少攝入辛熱食物,人的自癒能力會提升並改善自己。
執行功能障礙是自閉症的一個典型認知功能障礙。執行功能包括記憶、注意力、計劃、反應抑制、智力靈活性及自我監督的能力。執行功能障礙引發的思想和行為是典型的自閉症特徵,例如重複的行為、無法控制行為和情緒,及異常的社會溝通和互動能力。本研究主旨是比較有飲食改善的自閉症兒童,與沒有飲食改善的自閉症兒童,會否有執行功能的改善。二十四名自閉症兒童被隨機分配到實驗組(接受為期一個月的飲食調整)和控制組(沒有飲食修改)。每個孩子均於實驗之前和之後的一個月接受研究員評估他/她的執行功能,及運用腦電圖(EEG)評估大腦活動量的增減。結果顯示,實驗組的智力靈活性和反應抑制能力都呈現顯著的改善。這些臨床評估與他們父母的報告一致,就是實驗組的自閉症兒童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們的社交溝通及靈活性都有明顯改善(圖一)。我們以腦電波測試儀嘗試理解改善飲食如何使行為有所改善,我們假設這樣的飲食方法或許可以改進腦部運作,而研究所得出的結果與我們的假設吻合:經過一個月飲食改善的自閉症兒童,他們腦內的前扣帶皮質活躍度增加(圖二)。相比之下,對照組沒有顯示任何顯著的改善。所以,只是一個月的飲食調整,已對自閉症兒童的行為有正面的改善,而且可能改善腦部活躍度。這是一項使人鼓舞的結果,因為治療的方法既簡單,又有效用。此外,我們也有一項研究內養功對自閉症的效用,成效也與以上結果一致(Chan, et al., 2012d)。
圖一
家長按孩子日常有關社交溝通及靈活性的行為作治療前和治療後之比較來評分,分數越高表示進步越大。
*p<0.05(表示於統計學上呈顯著分別)
圖二
這是大腦的切面圖像,當中圈出的部位是前扣帶皮質腦區,主管人的反應抑制及靈活應變的能力。實驗組的兒童於一個月的飲食改善後,該腦區的活躍度(右圖圈出並著色的位置)明顯地提升了;相反,控制組的兒童沒有這樣的變化(左圖)。
相關研究報告論文:
(1)Chan, A. S., Sze, S. L., & Shi, D. (2008). Traditional Chinese mind-body exercises improve self control ability of an adolescent with Asperger's disorder.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 9, 225-239.
(2)Chan, A. S., Sze, S. L., Cheung, M. C., Han, Y. M. Y., Leung, W. W. & Shi, D. (2011d). Dejian mind-body intervention improves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a child with autism.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doi:10.1155/2011/549254.
(3)Chan, A. S., Sze, S. L., Han, Y. M. Y., & Cheung, M. C. (2012b). A Chan dietary intervention enhances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anterior cingulate activity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doi:10.1155/2012/262136.
(4)Chan, A. S., Sze, S. L., Siu, N. Y., & Cheung, M. C. (2012d). A Chinese mind-body exercise improves self-control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5)Chan, A. S. & Sze, S. L. (2013). Shaolin mind-body exercise as a neuro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P. C. Leung (Ed.), Anna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Wellbeing, Competence and Aging (p.201-211).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6)Chan, A. S., Han, Y. M. Y., & Cheung, M. C. (2014). Chinese Chan-based prospective neuro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autistic children. In V. B. Patel, V. R. Preedy, & C. R. Martin (Eds. ), The Comprehensive Guide to Autism (p.2333-2355). New York: Springer.
對改善抑鬱症的身心健康及
集中力的效用
除了自閉症兒童的研究外,我們的研究室還做了一些實驗去理解德建身心療法對心理問題的療效。
抑鬱症是我們的另一項研究。現代西方的科學研究顯示,對患有抑鬱症的成年人而言,藥物和心理治療相結合的治療效果明顯比單純以藥物治療有效。但是,一直被認為能有效治療抑鬱症的心理輔導,其效用卻被一些人士認為有限。因此,我們決定研究德建身心療法對抑鬱症及抑鬱情緒的療效(Chan, et al., 2011a, 2012a, c)。
我們選擇以認知行為治療為控制對照組來比較德建身心療法的效果,因為認知行為治療是在各種心理治療當中比較廣泛應用於抑鬱症的心理治療方法,基於認知行為治療和德建身心療法的先前研究成果,我們預計這兩種治療都可以對心理健康有正面作用,即可以減低參與者的抑鬱情緒。但是,因為德建身心療法對身體健康也有療效,所以與認知行為治療相比,會對身體的健康問題,例如集中力困難,失眠和胃腸道的問題,有更大的改善。
此項研究共有七十五名年齡由二十八至六十二歲的人士參加,主要是香港一所公立醫院的門診抑鬱症病患者。七十五名參與者被隨機和平均地分配到三組的其中一組:認知行為治療組、德建身心療法組及等候組。認知行為治療和德建身心療法兩組均接受每週九十分鐘的訓練,共十課,為期十週;而等候對照組則未接受任何心理治療。
德建身心療法的原理是建基於佛理對生活痛苦根本問題的理解,療法以思想改善來減輕心理困擾,並以練習少林內養功和改善飲食以提升身體健康及情緒控制。德建身心療法有別於傳統心理療法,主要在於它強調身心綜合治療:一方面改變思維,另一方面以鍛煉和改進飲食提高精神和身體狀態。
最令我們鼓舞的結果是病患者於十星期的治療後,有些參與者病情好轉至可以減用抗抑鬱藥。而德建身心療法組(6/17,35%)減藥的人數比例又比等候對照組(0/13,0%)和認知行為治療組(2/16,13%)為高。依精神科醫生的評分,兩個治療組抑鬱症的改善程度明顯亦大於等候組,約六至七成參與治療人士有顯著改善,抑鬱評分由原先異常範圍(8-52分)改善到正常水平(0-7分)。此外,在認知功能及身體健康方面,我們看到德建身心療法組有優勝之處。(圖九)
圖九
德建身心療法組於十星期治療後,在集中力、睡眠質量及腸胃健康三方面均呈現顯著的改善;相反,認知行為治療組及等候組則沒有同等的改善。
#百分變化越高表示進步越大
*p<0.05;**p<0.01 (表示於統計學上呈顯著分別)
例如,德建身心療法組的集中力改善程度明顯大於認知行為治療組和等候組,睡眠質素改善程度亦大於認知行為治療組和等候組,也就是說德建身心療法比認知行為治療更有效地提高整體的抑鬱症患者睡眠質量(Chan, et al., 2012a,c)。腸胃健康方面,德建身心療法組在治療後有顯著改善;而認知行為治療和等候組則沒有同等的改善。研究結果表明,德建身心療法,一個基於中國禪學的身心治療方法,可積極改善抑鬱症患者的情緒和健康狀況。
相關研究報告論文:
(1)Chan, A. S. , Wong, Q. Y., Sze, S. L., Kwong, P. P., Han, Y. M., & Cheung, M. C. (2012c). A Chinese Chan-based mind-body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142, 283-289.
(2)Chan, A. S., Wong, Q. Y., Sze, S. L., Kwong, P. P. K., Han, Y. M. Y., & Cheung, M. C. (2012a). A Chinese Chan-based mind-body intervention improves sleep o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doi:10.1100/2012/235206.
自覺記性差了是長者經常遇到的問題。長者投訴「無記性」的現象可與心理壓力增加、精神健康減弱、生活質素下降及醫療服務開支增加相關。自覺記憶力減弱的長者於將來發展出早期痴呆症徵狀(即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甚至痴呆症(即重度認知障礙症,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的風險都比較高。 基於人口老化趨勢及主觀記憶問題與痴呆症的連繫,及早改善自覺記憶力弱的長者的記憶功能是預防腦退化症的重要一步。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陳瑞燕教授自2013年開始研究以中國禪學為基礎的德建身心療法對提升長者記憶力的效用。
初次研究邀請了四十四名60-83歲的長者參與為期三個月,每星期一課的德建身心療法,鼓勵他們依療法的理念改善心境及飲食習慣,以及鍛練內養功。長者們在訓練前及後均獲測量其記憶力水平。結果發現於訓練前記憶力較遜的長者在三個月訓練後,記憶力明顯進步較大(Chan, Sze, Woo, & Yu, 2014)。陳教授說:「這初步研究結果令人鼓舞,但須更嚴謹的去驗證。究竟這進步與傳統西方記憶力訓練的效果有何分別?」
於是,在2015年,陳教授的研究團隊再度邀請五十六名60歲或以上自覺有記憶困難的長者參與一項隨機對照研究(這是一種較嚴謹及公信力較高的研究手段)。長者們被隨機安排接受十星期,每星期一次的德建身心療法或傳統記憶力訓練。傳統記憶力訓練是依據數十年的西方科研結果歸納出來能提升記憶力的有效訓練方法。最後有四十八名長者順利完成十星期訓練及訓練前後的臨床評估。研究員比較兩組長者於訓練前後記憶文字及圖像的能力,以及對自己的記憶力及身心健康狀況的主觀評價(Chan, Cheung, Yeung, Woo, Kwok, Shum, & Cheung, 2017)。
十星期訓練後,兩組長者在語言及圖像記憶皆有顯著進步(見下圖表)。研究更發現在訓練前記憶力較遜色的長者所呈現的進步副度較大。這結果與初次研究的結果相符。與傳統記憶力訓練相比,接受德建身心療法的長者更有額外收獲,就是他們感覺呼吸系統、肢體靈活度、睡眠質素、腸道健康及整體身心狀況也好了。一名69歲的婆婆說:「我每天依著德建身心療法的建議改善飲食及練習內養功,現在變得不執著,開心了,記性都好了 。」 約一年半後,兩組長者的記憶力仍能保持於剛完成治療時的狀態,而接受德建身心療法的長者的身心健康亦同樣得以保持於良好狀態。
上述研究結果說明了德建身心療法也許可作為一種生活醫學治療手段,以提升記憶稍遜的長者的記憶力及身心健康狀況。
相關研究報告論文:
對改善社區中年人士
情緒的效用
中年市民的情緒改善是另一項科研。以上的研究指出德建身心療法對抑鬱症患者有正面的效用,以下的研究結果再進一步表明此療法對有抑鬱情緒的一般市民也有效。此研究(Chan, et al., 2011a)請來四十名年約五十歲的自願者,把他們隨機地分配到德建身心療法組和認知行為治療組,接受為期一個月的小組治療。研究結果與醫院中的病患者研究一致,德建身心療法組和認知行為治療組組員的抑鬱情緒都顯著降低。但是抑鬱情緒比較嚴重者,德建身心療法組比認知行為治療組,有較明顯的改善(圖十);再者,德建身心療法組成員的左右腦Alpha波不對稱指數(反映情緒放鬆的一個腦電波指標)較控制組有更顯著改善(圖十一)。所以直至現在,研究結果表明,德建身心療法對改善情緒和健康狀況有積極的正面作用,更使人鼓舞的是治療只有一個月便可以明顯地觀察到效果。
圖十
抑鬱情緒比較嚴重者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後,德建身心療法組比認知行為治療組呈現較大程度的情緒改善。
*p<0.05(表示於統計學上呈顯著分別)
圖十一
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後,德建身心療法組的左右腦Alpha波不對稱指數顯著地增強了,而認知行為治療組則沒有顯著改變。
*p<0.05(表示於統計學上呈顯著分別)
相關研究報告論文:
(1)Chan, A. S., Cheung, M. C., Tsui, W. J., Sze, S. L., & Shi, D. (2011a). Dejian mind-body intervention on depressive mood of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doi:10.1093/ecam/nep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