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醫理
禪學與心理學
古代中國的哲學及現代的西方醫學都說明身體的健康與心理的質素有很大關係。常見的都市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甚至癌症都與負面情緒有關。而且得病後,病者的心情也與康復的進度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近年西方提倡身心醫學,主旨是改善個人的心理狀況用以輔助治療。西方主流比較普及的心理治療方法包括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及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
認知行為治療認為個人的心理情緒問題是由於個人對處境的危機性估計過高,同時又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低,治療的方法主要引導個人正確的思想,對處境有正確的評估,並對自己有正面的估計,增加自己的信心及面對逆境的勇氣。另外,心理分析認為心理問題源於嬰兒時期的經驗,而引致複雜的心理狀況及行為。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心理分析的先驅者,提出潛意識的理論,認為人有意識知覺的層面,主導我們日常生活、讀書、工作、運動等等,都是有意識的行為。在此意識的層面下,還有一層潛意識的心態,隱藏著一些過去經驗的記憶,包括童年時的恐懼、憂慮、創傷等等,隱藏在潛意識的層面,不自覺地影響個人的情緒及心理狀況。基於此理論,治療的手段主要是引導個人釋放潛意識的負面思想。以上兩個例子說明心理治療的基礎理念同是以改善情緒為目的,但是由於背後的理論不一樣,便有不同的治療手法。
本療法的理論是建基於中國禪學,而中國禪學是佛理的一個宗派。佛理是指佛祖所說的道理。因為佛祖在世時,為眾生說法四十多年,在此漫長的弘法生涯當中,他遇到的人有著不同的文化環境、學識程度及生活背景。為了適合不同的對象,讓他們明白生命的意義,佛祖於是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向群眾開示和講解。所以,記錄佛祖說教的經典繁多,而且不同的佛經又從不同的角度解釋生命的規則和道理。在中國,甚至世界各地,出現不同的宗派和修行的方法,都是因為不同宗派的發展是基於不同的佛典所表達的角度及建立宗派者的個人領悟而產生出來的。禪宗是由佛祖思想教理發展的一門修行宗派,而在禪宗內,也因為建立宗派者的個人領悟而產生不同的修持方法。少林襌武醫是中國禪宗修行的一種方法,也是本療法的思想根源。但是,本療法所應用的佛理及禪學道理並不包括佛教道理或禪宗思想的全部內容,尤其關於今生前世的思想及一些比較玄妙的宇宙觀念都沒有採用,只包含了對身心健康有正面作用的理念以方便大眾理解。
佛法是離苦得樂的方法
佛陀被稱為大醫王,而佛法被稱為是解脫生命痛苦的良藥,原因就是佛法主要的目的是尋求解脫生命當中的痛苦,佛法所講的是生命的正確觀念,對生命常規的分析及生死過程以至因緣構成種種的理解,使人覺悟到生命是如何形成及生命種種的虛妄,從覺悟後而可以將執著放下,從放下執著後而解脫生命中的煩惱,這就是佛理最基本的目的。簡單來說是要讓人離苦得樂,生活得自然自在。要談論佛理,就離不開對「四聖諦」的理解。「諦」是指含義或真實無謬的道理,而「四聖諦」主要是說明痛苦的原因及解決的方法。「四聖諦」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後,於鹿野苑初轉法輪的時候,為五位曾經跟他一齊出家的人所講的道理,所以是佛祖最早傳的法理,稱為「四聖諦」,包括苦、集、滅、道。佛教不管是哪一個支派,哪一個宗派或流派,基本的概念都是依據「四聖諦」。
「苦諦」是說出人世間的痛苦現象,佛祖根據長時間對生命、宇宙、人生的觀察,總結出人生有以下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由於有這些現象,令眾生煩惱,這就是生命痛苦的表現。「生」苦是指以不同的方法誕生,包括胎生、卵生、濕生及化生等等都是苦的開始。之後,我們以六色─眼、耳、鼻、舌、身、意所感受到,而產生的內容、思想及感受,這些種種都是苦的基礎。「老」是離不開生命的,生命由誕生開始,每一日都在減少。隨著歲月的洗禮,身體機能就會逐漸衰退,而產生障礙,構成身體上,甚至心理上的各種「病」苦。「死」是指生命的結束,是人生的一個無可避免的痛苦,所以在喪禮中,每每見到很多人哭個不停,因為一般人都會有捨不得的情懷,不願意分離,但卻沒有辦法。「愛別離」是指不能得到一些喜歡的或使自己快樂的人或事,因為不能得到而產生痛苦,包括家人的離世、情侶的分手、夫妻的分離。「怨憎會」的意思是要與一些自己不喜歡的或感受到不安的人物相處、交往、聚會而產生怨恨,譬如跟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人共事,甚至是夫妻不和卻要共同居住。「求不得」是指我們希望得到世間的一些事物,或者希望一些事情會發生,但結果不如所願,從而產生的痛苦。
以上的景象是生命中避免不了的過程,但是這種種景象本身不一定讓人產生痛苦的感覺。人的痛苦,不是來自景象本身,而是人的心對景象的反應而造成內心的痛苦。就是說以上種種的痛苦,是因為有著產生痛苦的思想,才會構成有痛苦的結果,稱為「集諦」。這些痛苦的原因,是由於我們的未明道理,而造成種種不善的思想行為,形成種種慣性,這些慣性就是受苦的原因。
人構成痛苦的過程在佛法稱為「五蘊」,「蘊」的意思是積聚,包括色、受、想、行、識。就是說人是有觀感的生物,我們用眼睛、耳朵、鼻子、口舌、身體來與這個世界接觸,所以就有了色、聲、香、味、觸的感觀,這名為「色蘊」。我們就是這樣面對世界的事情和人物,並且接收訊息,這名為「受蘊」。我們從五官接收感覺後,心理上會發生反應(感受或情緒)。例如色、香、味都甚佳的食物,一般人的心理反應是喜悅。但是如果食物的味道和氣味都很差,一般的心理反應便是不愉快。這名為「想蘊」。由這些心理狀態再產生一些行動意念、思想和行為,稱為「行蘊」。例如對色、香、味都甚佳的食物產生喜悅後便想買這些食物來吃。「受、想、行」是心的表現,「識」是心的主宰。「識蘊」即是對外界景物有了別識知,知道事情的發生及產生對應的方法。識蘊隨著各人的思想行為而不斷變化,因著個人的善惡念頭而發展不同的識界。沒有修行的人,一般以貪、嗔及癡的慣性來面對外界的境物。「貪」是指不斷迷醉地追求世界上的事物,無止境的追求。「嗔」是對一切不如自己所願的人或事,起了憤怒的心,而作出種種行為上、思想上或口舌上傷害他人的舉動,譬如打鬥、辱罵、心存怒氣等。「癡」是愚癡,是指人對一些人、情、事物迷惘、執著、顛倒、迷亂,而不能放下。總括而言,一般對喜悅的事物我們會起貪念的心,對不愉快的事物起憤怒的心,對自覺重要的事物起執著的心。就是貪欲、嗔惡及癡迷的心境困惑著我們,不管是喜悅的事、不愉快的事及重要的事都使我們煩惱,不快樂,不自在。以上是佛理解釋人活得不快樂,充滿煩惱的原因。
佛祖再說出解決的方法就是「滅諦」和「道諦」。「滅諦」是指去除人生的痛苦。首先就要瞭解痛苦的原因─貪嗔癡的念頭,亦都要瞭解事情的因果,所有痛苦是果,而貪嗔癡是因,要去除這些痛苦,就要消滅貪嗔癡。「道諦」是如何去滅苦的方法,消滅痛苦的習慣、痛苦的源頭。佛祖提出「八正道」的方法包括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而這個「八正道」的思想,是各個佛教法門的基礎。
總括而言,佛法不是宣揚一個造天地的造物主或是玄妙的神仙,佛法的觀念是洞悉人生命的原理,洞悉人為何生活痛苦的根源,從而明白生命的理念,從痛苦當中解脫,所以,佛法是醫治人生命痛苦的良方。佛法的基礎理念,是中國禪醫的基礎理念,因此禪醫主要治療的方法是「治病先調心」,如果人能夠從貪嗔癡中解脫,人的很多心理問題、思想痛苦及身體上的病苦,都因著心境上的解脫而有所改善,所以禪醫治療的理念是基於佛法所演變出來的基礎理念,而當中貪嗔癡對人的心理及身體疾病的影響,尤為重要。行性禪師曾經講過:「佛教常以醫喻教,佛法中喻佛為醫師,法為藥方,僧為看護,眾生如病人,佛曾號大醫王,專以治療眾生心病為己任……」行性禪師這幾句說話,說明了禪醫主要的基礎理念,就是對人心性的改進,在實際行醫當中,以佛法為基礎,武學、藥物為方法,幫助人得以心身復元。
【佛法】
■ 佛法所講的是生命的正確觀念,對生命常規的分析及生死過程以至因緣構成種種的理解。
■ 使人覺悟到生命是如何形成及生命種種的虛妄,從覺悟而可以將執著放下,從放下執著而解脫生命中的煩惱。
【苦】
■ 生、老、病、死
■ 愛別離
■ 怨憎會
■ 求不得
【心識 → 思想 → 行為】
「受、想、行」是心的表現,「識」是心的主宰。識蘊隨著各人的思想行為不斷變化,因著個人的善惡念頭行為而發展不同的識界。下面的例子就解釋善良的念頭便會有慈悲的行為(施錢);惡念會產生憤怒或執迷(離開、辱罵)。
修禪即治心
禪修的其中一個主旨就是「安心」,把心安靜,使學習者能夠心境平和,自在舒服。這個主旨與現代臨床心理學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中國的禪修學問或許可被視為中國傳統的臨床心理學,因為此學問包含一些可以幫助人得到心理健康的方法。除此之外,少林禪武醫也因為十分注重養生,所以此方法不但可以使學習者心理健康,也可以使他們身體健康。這是少林禪武醫與西方的臨床心理學相比較為優勝及獨特的地方。
禪宗主張明心見性,這是禪宗的中心思想。什麼是心性呢?以宗教的層面來解釋可以是深奧及抽象。因為方便普及,所以把「心性」簡單地解釋為「心理狀態」。禪修以調心為主旨可以從以下兩個著名的公案體現出來:
達摩被稱為中國禪宗的初祖,而慧可則是二祖。依《景德傳燈錄》記載慧可最初拜會達摩的時候,有以下的對話:
慧可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達摩問:「將心來與汝安。」
慧可答:「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答:「我與汝安心竟。」
慧可向達摩祖師求法是為了安心,就如現代有些人有心理障礙便找臨床心理學家、心理諮詢師,或者是宗教的導師幫助他們改善問題一樣。慧可未學禪之前雖然「博涉詩書,尤精玄理」,但卻心不安寧,在禪學當中他悟到安心的方法。這個故事很有意義,雖然慧可很博學而且精通術數命理,但是他沒有學到讓自己生活得自在的方法,所以他未學禪之前,生活得很不愉快。後來在佛理禪學當中找到了讓自己心安自在的方法。現今社會偏重於理性知識的學習,不重視心性健康及生活價值的學習,所以一個人的心理及身體健康與他們的教育水準不一定有很大關係。有些教育水平很高的人卻活得很困苦,忍受著抑鬱、緊張的心境。禪學可以說是探討生活的學問,讓人活得健康及有意義,是理性學問以外的很實用很有價值的學問。
另外,《六祖壇經》中記述:六祖初到廣州法性寺,當時印宗法師講《涅盤經》。忽然一陣風吹來,吹動了掛著的旗,一位出家人說是旗在動,另一位出家人則不同意,認為是風在動。六祖慧能對他們說:「不是旗動,不是風動,是仁者心動。」這個著名的故事非常顯淺易明,但同時又深奧地闡明了禪宗調心的中心思想。就是說世間很多事情對我們有什麼影響,不是事情本質,而是我們以怎樣的心態面對事情。
現代的心理學也有一個理論指出人的心理問題是因為對個人的處境作出不正確的評估,這個理論與禪修的思想有些相近的地方,但是禪修的思想包括的層面更廣,除了不正確的評估,還有個人內心的貪念、憤怒及執著影響對事的觀點;及過去與現在種種的因緣構成每個人的思想反照。因此,同一件事情,雖然每個人都是以眼睛去看及耳朵去聽,但是每個人所看到的及聽到的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經歷、智慧及情緒都不一樣。簡單地說,以善心看事情,便看到善的一面;以惡心看事情,便看到惡的一面。因此,禪修主張由改善自己的念頭開始,培養善良的思想,這個理念與現在提倡的積極心理學有共通之處;但是在方法上有些差異。
【病由心生】
很多身體的毛病都是與心情有關。有抑鬱情緒的人士,很容易失眠,便秘。又例如當我們工作繁忙的時候,便會失去進食的胃口,消化失常,如果長期處於緊張工作狀態,便容易患胃病,這是病由心生的一個例子。另外,一個人如果情緒欠佳,特別容易患感冒,因為情緒低落,對免疫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一念之差
人感到不愉快和困苦,大多是心境對世界發生的事情的反應。例如失去至愛的親人,心境反應可以是憂愁、悲傷及憤怒。又例如工作不順利,心境反應可以是憤怒、憂愁及焦慮。所有這些心理反應都會使人不安寧、不舒服、不自在,不安的情緒會影響身體機能,導致種種痛症、不適及疾病。
面對心理的不安寧或心理問題,不同人有不同的應對方法。有些人選擇向外界投射,將問題視為是外界的因素,自己完全是被動。例如將「失去至愛的親人」看成是神的考驗,甚至是神的恩典,投射給一個比自己力量大的神或仙,自己被保護了。另外一些方法是以消除症狀為目的,尋求解決方法。例如服用藥物或學習一些放鬆的方法使自己減低焦慮的癥狀,改善失眠問題等等。
佛理的主導思想認為人的不安是因為心境偏差了。《六祖壇經》中有一句說話:「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行。迴一念善,智慧即生。」就是說思想如果充滿惡念,就好像在地獄生活,很不愉快。改善的方法很直接,就是把惡念改變為善念。佛法指出如果將思想變為善良的念頭,就好像在天堂生活,很愉快。這個簡單、樸實的思想構成了德建身心療法的核心方法。療法主要不是改善癥狀,也不鼓勵向外界投射,而是從問題根本著手:思想修改。
例如在我臨床的經驗中,看到許多特殊需要的小朋友的家庭,但有時候不是小朋友本身的問題有何嚴重,而是父母因小朋友有特殊需要而造成許多心理問題。有些家長覺得自己的小朋友有問題,認為有自閉症是一件非常可怕、丟臉的事,於是千方百計要令孩子變成他們心目中的孩子。這心理要求和現實相差太遠,不合自然。於是,這些家長會有許多心理問題,他們的心不但不能平靜,而且感到憤怒、抱怨,久而久之,變成許多心理問題,包括抑鬱、狂躁,再影響生理問題,常見的如肝、心等毛病。「萬法唯心造」的觀念,就是許多心理、生理問題是源於不正確的念頭。換句話說,不是現實是什麼,而是心怎樣對外間事情的反應,而導致心理、身體健康的反應。不正確的思想是因,心理和生理的反應是果。在德建身心療法的中心思想裏,非常注重心理調整,注重明心的鍛煉,就是這個原因。
【知易行難】
道理人人懂,能做到有幾人?知道容易,行動難,為什麼?因為自我控制能力低。
不願掛念,但停不了
不願擔憂,但停不了
不願憤怒,但停不了
原來,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困苦的根:貪、嗔、癡的慣性
西方有很多心理學派,用不同的理論解釋人的心理問題。例如,弗洛依德解釋人的心理不平衡是因為童年陰影,和自身內在三層人性的掙扎。認知心理學派認為人的心理問題來自對現實的不明瞭。從佛理的角度看人的心理問題,主要是來自人思想上的貪、嗔、癡。「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 甘受驅馳」(《六祖壇經》)。我本來是自在祥和的,但因為過份地追求世間的事與物,而被追求事物所引致的種種人事、工作、情緒所驅馳、所影響。所以,愉快的心境來自放下貪、嗔、癡。
貪:人的物欲是無窮無盡的,但是可以滿足人欲望的資源是有限的。以有限的資源滿足無限的欲望是不可能的。人往往不斷地努力為滿足自己的欲望, 但因為資源有限,欲望難以完滿達成。所以當滿足不到的時候,心中便產生不安及不愉快,出現心理問題,漸漸又影響身體的健康,造成生活的困苦。要脫離欲望的痛苦,不是不斷努力去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是把自己的欲望盡量減低,即是清除貪心的念頭。什麼是貪心?有人誤解不貪心就是什麼都不做、不要。這是一個誤解!清除貪心不是沒有上進心,而是不懷有非份之想,一切隨緣,不追求不應屬於自己的事物,也不追求自己不需要的事物。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及責任不是貪欲,而是上進;反之什麼都不做、不要是貪愛怠惰。身為學生便要努力求學,身為教師便要努力辦好教育,身為商人便要以德為商,不作非自己本份的貪欲。
本治療強調去除「貪欲」,但是沒有一個除貪的標準給每個人依隨,基礎概念是感悟(明白)自己的念頭是否有非份、不實際或不合理的欲望。因為什麼是合理,什麼是不合理要因個別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論。佛法以「因緣」來了解事情的發展。因著每個人的背景不同及經歷不同,各自都有不同的思想、智慧、生活條件和人際關係。就是因為這些不同,所以沒有一個標準,或絕對的做法。一個月入數百萬的人想買一部五十萬的車是實際可以負擔的,一個月入數千的人想買一部五十萬的車是不實際的消費。所以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的心態。如果不衡量自己的實際能力而希望擁有一些自己難以負擔的東西,是「貪欲」。就是因為超越個人能力,所以就會「甘受驅馳」,做一些使自己不愉快或不願意做的事,心境因此而不自在。能放下一些自己難以負擔的物質、名譽或利益,人的心情會由無奈變得輕鬆。例如,這個月入數千的人如果要買一部五十萬的車,就需要想很多辦法來賺錢,可能要超時工作或想一些投機的事情。放下買車的念頭就沒有這些煩惱了,活得會自在些。
一個六十歲的老翁,患抑鬱病,最後在家自殺。追根究底病態的原因是這個老翁因為想有人照顧他,所以回中國娶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妻子。又因為想有下一代,所以要這個年輕的妻子生一個男孩子。不到兩年,妻子把他的錢全拿去,一走不回。老翁因此患上抑鬱病,而導致自殺的行為。這個案例,正好用「貪欲」來解釋心理病的成因。老翁有非份之想,就是要一位年輕的妻子。心中明知是一段沒感情的婚姻,卻為滿足自己的貪欲而為之,以為可以使自己快樂,卻使自己更加痛苦。最後使自己身體及心理都受到嚴重創傷。「貪戀」是現代人很多心理問題的一個源頭。放下「貪欲」是改善心理問題的一個有效方法。
嗔:生氣,怨怒便是嗔。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怨怒,是潛意識保護心理的一種方法。香港是一個十分緊張的城市,而且人口稠密,所以人很容易動怒。我常常在街上聽到有人破口大罵,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一些小事情。有一次在銀行聽到一個婦人大罵銀行職員要她「苦等」足足十五分鐘。又有一次看到兩人因為迫車的問題在街上大罵。其實憤怒往往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就如上述婦人憤怒銀行職員要她等候十五分鐘,即使她大罵,也是要等候,她可能快了數分鐘,但又有可能因此擔誤更長時間。不管有否使等候時間減短,她肯定傷害了自己的心情及身體。動怒是十分傷害身體的,中醫認為怒傷肝,過份而長期的動怒會使肝功能失常。怒不單傷肝,還會傷心、傷胃、傷神而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引致多種疾病。現代西方的研究也指出怒氣使人血壓升高,影響食欲,容易患高血壓甚至癌症。所以,治療的方向是應首先感悟怨怒對身體的害處,從而建立一個明確的動機去培養以心平氣和的態度來面對問題。在臨床上,動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如果病者不理解控制憤怒是對自己的心理及身體健康有好處,便可能感到被迫去壓制自己,而且很難主動改善憤怒。
一個婦人,她怨恨她的丈夫,已怨恨了三十年,她怨恨什麼?怨恨他吸煙,怨他不陪她逛街,怨他不送禮物,怨他不了解她的內心,怨他忘記了她的生日,怨他……她不能放下這些不滿,自我感到很不幸。之後,她患了抑鬱病,還有很多身體的疾病,這種種問題都可以從放下怨恨來改善。這個婦人因怨恨而自己得來一生病痛,對事情無補於事。所以,應明白怨恨他人最受傷害的不是被你怨恨的人,而是自己。西方的科學研究已經指出,人的免疫功能與人的情緒有很大關係,一個怨恨很深的人,免疫系統會降低,比較容易患病,甚至患癌症。所以,若能放下怨恨,對個人的心理及身體健康有莫大益處。
另外,有很多人告訴我他們都知道動怒是不好的行為,他們也希望能心平氣和地生活,但是往往「無名火起三千丈」,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便不能自控地大發雷霆。一般的心理治療手段都採用情緒控制的方法幫助病者控制憤怒,例如提議在動怒時練習深呼吸,離開現場到一個安靜的地方等等。依我的臨床經驗,這些方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就是說,此人可能當時能控制不動怒的行為,但往往不能使內心怒氣消失,很容易又再動怒。依本療法的理念,人的憤怒情緒與每天進食的食物有關。如果每天進食太多熱量高的食物,身體容易積聚炎毒,影響人的情緒,使人難以心平氣和。我們運用德建身心療法中的飲食指引來幫助一些難以控制自己情緒的病者,效果比單用情緒控制的心理治療方法好。病者改善飲食後都表示內心的怒氣自然少了,突然激動憤怒的情況減少,也不須刻意控制自己的情緒。
癡:執著於某種事情、某個人物或某種情况,感到沒有其他選擇,對人、事或物抱著絕對的態度。癡迷主要的原因是不懂分辨是非黑白,所以陷入癡。癡迷事物主要是因為智慧未及,所以難以辨是非,甚至因為貪欲過大,而又沒有能力滿足自己的欲念,所以容易受騙或用不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我曾見過一位中年婦人去求一個大師幫助作福使她能生一個男孩。花了一萬多元點燈、作福等等,結果都不如理想,所以更加痛苦。用愚癡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偶然或許如願以償,但卻不能感到自然自在,因為已癡迷於外來的力量去滿足自己的貪欲,漸漸便依賴了外來的力量(或是一個人,或是一種方法)而變得自卑、無自信、不能自主。即使偶然如願,但總有不能如願的時候。如果還是不斷迷癡,便不斷尋找比自己強的人或物(例如:神通、算命等等)去解決問題,越迷越深,越困苦。所以,放下癡想,才能活得自然自在。另外,有不少年青人迷癡互聯網,有些甚至足不出戶,日夜坐在電腦面前,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社交,影響學業與工作。很多迷癡互聯網的青年漸漸變得孤獨、抑鬱、焦慮等等,心理及身體都產生毛病。所以,思想上如果少一些絕對、執著及強迫,多一些彈性、包容及靈活是有效培養開朗心境的方法。
【貪、嗔及癡的慣性】
■「貪」是指嚮往世界上一切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覺到的事物,不斷的追求,迷醉的追求,無止境的追求是貪念。
■「嗔」是指對一切不如自己所願,違背自己希望的人或事,起憤怒的心,作出種種行為上,思想上或口舌上傷害他人的舉動,譬如,打鬥、辱罵、妄語等等,都是嗔毒的例子。
■「癡」—愚癡,是指人對一些人、情、事物迷惘、執著、顛倒、迷亂,而不能放下。
【治病先調心】
佛法的基礎理念,是中國禪醫基礎理念,因此禪醫主要治療人的方法就是「治病先調心」,如果人能夠從貪嗔癡解脫,人的很多心理問題、思想痛苦及身體上的病苦,都因著心境上的解脫而有所改善。
覺悟生命常規
苦是因為執著於一些不正確的觀念,思想修改是解脫困苦感覺的方法,而思想修改的第一步是覺知一些生命的常規。
世事如露如電:
人執愛於人、事、物,因為他們沒有醒覺這些都不是永恆的。有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地賺錢,無止境地賺錢,只想賺得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但是,有沒有想過你終有一天離開這世界,連一分錢也帶不走!財富越多,到最後失去的越多。你有一百萬在銀行,死時就失去一百萬;你有一百元在銀行,死時就失去一百元;這樣想一想,賺得越多,到最後虧得越多。所以無止境地追求名利是愚迷,因為沒有醒悟人生是短暫的,人的一生,長壽者八九十年,短壽者三四十年,都是如露如電,眨眼即過。看到這一點便可以有一顆知足的心,足夠就好了。能善用財富方便自己修行,活出生命的價值,活得健康自在,能善用財富幫助他人解決困苦,活得健康快樂,這才是真正富有的人。否則,只懂賺錢,不懂善用,只懂把錢放在銀行,就是為別人積聚財富。人的生命不是永恆,醒覺到這一點便可以放下執著,以平常心面對失敗及分離,亦可以輕鬆一些面對每天的事情。因為順利也好、困難也好、樂也好、苦也好,都如夢、如泡影,眨眼即逝!
世事變幻無常:
世事的另一個常規就是「無常」,指出世界事情的發生和消失,有其因素,因素與因素之間的關係是「緣」。因為萬事萬物都是由「因緣」而生,所以都不斷變化,因為變化,所以都是暫時性。事情因著不同因素而聚合,但有聚合就必有分離的時候。人們痛苦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看不透世界無常的真理,執愛於人、事、物,認為他們是永恆不變,所以就有求不得、愛別離等等的痛苦。例如一個健康良好的人,如果沒有覺知這個身體終有生病的一天,到病來臨的時候便沒有心理預備,十分痛苦、憂傷及焦慮。又例如一對夫妻,在結合的那天,就注定有分離的一天,不是生離就是死別。如果沒有看透世事沒有不變的事實,到分離的時候就很痛苦。
因果: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是生命成長的關鍵,德建禪師曾如此解釋因果。他說:「我們佛教不論什麼宗派,都相信『業』,『業』就是行為、動作,但不限於外部行動。禪宗認為,一個有情世界的所有現象,都是他心的表現,不論何時,他動、他說,以至於他想,都是他的心做了點什麼,這點什麼一定產生它的結果。無論在多遠的將來,這個結果就是『業』的報應。『業』是因,報是果。」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因果,才會明白修心的重要。有些人以為沒有人看到就可以做,但德建禪師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不是我們做什麼,講什麼,而是我們心想做什麼。只要心起動念,這已是因,這個因將來一定會開花結果。若是善念將來就得善果,惡念則會招致惡果。我對這番說話理解很深,因為有些心理有問題的人,是因為心裏有太多雜念。
如果我們能夠多明白因果理論,自然地也可以改善自己的行為,可能我們會生活得更開心。例如我們很習慣耗用資源,卻很少關心自己的生活環境,覺得熱,就開空調,但大家享受開空調所帶來的涼快舒服之感的同時,這個因會帶來很嚴重的溫室效應的果。我們為使自己舒服而種下這個惡因,就要承受這惡果。現在世界天氣已受很大影響,每年溫度上升,南北極的雪因而越來越少,繼而使各地天氣都變得反常,不是太熱便是太冷。雖然現在我們未必要承受這惡果,但在很遠很遠的將來,這個因,一定會有果報。如果我們明白這道理,便會從內在自性產生自我自律的精神,有沒有人監管也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有因必有果,此乃自然定律。如果我們能真正瞭解因果,很容易就會培養自己的心境,多種善因,多培養善念、正念,因為最終得益的都是自己。
曾有人對我說,他們不相信有因果。中國人還有句說話:「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他們問我一些人用不法手段來賺取金錢,而且賺到盤滿缽滿。如果有因果,他們為什麼會那麼成功?要探討這問題,先要瞭解佛理─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生命所追求的又是什麼?《金剛經》有兩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說,世界上所有金錢、名利、身邊人、身邊物,都可以在瞬間消失。當你離開這世界時,所有東西都不能帶走,唯一能帶走的就是自性。至於何謂自性,自性就是自己的心性,或以現代的話語簡單化為「心理狀態」。從這角度來看,因果就很容易理解。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認識到一些很有成就的人。他們表面上名成利就,身家豐厚,但有許多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正是由於他們追逐名利、地位所引致的心理問題。有一個很成功的商人,全世界擁有很多生意物業,在外國擁有幾條街的物業,又有礦場,又有廠房,但他每晚失眠,每晚都驚慌害怕,深怕有朝一日他會失去這些東西,更害怕樓價下跌,又怕礦價跌。又不斷地想如何增加財產和生意。他想累積家財是因,造成殘害心性是果。別人或許看不見,他本人十分明白,這就是因果了。
有一位事業有成的人,許多人都很羡慕他的權力和地位,但他終日愁眉苦臉,因為他心裏明白,他所得來的權力和地位,都是從壓詐許多人,捏做許多謠言而得來的。所以,每當夜闌人靜,他便非常焦慮,因他感覺到身邊沒有一個可以交心的朋友,沒有一個能令他安心的人,包括他太太和家人。由於他做過許多令人不快的事,所以他亦不能相信他人,他猜忌別人,認為別人也同樣會猜忌他,長久下來,便造成焦慮。這亦是一種因果。金腰帶背後是另有一番滋味!
因果定律是不變的。當我們明白因與果,每個因我們都會受到那個果報,人就會建立出一種自我自律的精神,不壓詐別人,因為我們明白如果壓詐別人,我們會承受那惡果。我們善待身邊的人,因為我們明白會享受到那善果。我們不會為了累積大量金錢,而作貪心的行為,因為我們明白會承受惡果。我們行慈悲幫助有需要的人,因為我們明白會享受善果。深深體會到因果關係的人,就會慢慢培養出一種自我控制的能力,亦可以將自己的眼光放得較遠較深,不會僅看眼前的名利情欲,因為這些都是過眼雲煙。當我們明白因果,心境自然平靜,心理及身體自然健康。當我們明白到上文提及的因果關係,以及所有東西都是依循著一套自然規律,人的心性就可以慢慢清靜下來,繼而達到明心,逐漸見到自然的真本性。當我們做到有一顆光明心、淡泊名利的心時,我們就會明白,外間一切都只是我們心的反應。當我們明白因果、自然、唯心的思想,慢慢就可以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對許多事情都不執著,懷有淡泊的心,做到古井無波,做到對外界一切事情都可以處之泰然,以心平氣和的態度面對。
自然就是禪
有些人士一聽到「禪」就感到很深奧難學難行,「禪本自然」是師父對禪的解釋,這樣就比較容易明白。有一日我和德建師父步行下山,途經一棵松樹,師父指著那棵松樹說:「你看,那棵松樹的葉都黃了,因為這幾個月都沒有下雨。」我聽到這話很不開心,因為我知道這棵樹是師父十多年前親手從樹苗開始栽種,至今已長得比人還要高。我埋怨上天殘忍,為什麼不放過這棵樹,為什麼要摧毀師父所種的樹,太不公平,也太傷心!當我心裏仍滿懷怨懟時,師父又說:「這棵樹很快又會變得翠綠,因為這裏很快就會下雨。到時,葉子又會翠綠起來了。樹沒有雨會枯黃,有雨則翠綠,這是自然現象,也正是禪。」我聽完後突然有所頓悟,禪就是自然,自然是無善無惡,樹枯黃翠綠,都是自然現象,本身無善與惡,善與惡只是我們強加下去。當我們明白一切事情都是自然的時候,隨之而來的便是放下執著,釋放的自在。
師父對禪是自然的解釋非常精確。什麼是禪,他答:「禪,你肚餓就吃飯,寒冷就添衣,疲倦就睡覺。」聽來容易,也很有道理,禪的生活就是自然生活,累了就睡覺,肚餓就吃飯,但對現代人來說,可說是非常困難。我有一些朋友,由於工作關係,每晚都要八、九點才吃晚餐,餓過饑,也不知道肚餓,對身體是一種傷害,但為了工作,他們都生活得不自然。再者,又因為許多工作要在限期內完成,以致累了不能睡覺,工作完成時,心裏已壓力太大,人也開始崩潰。即使可以睡覺也不能入睡,無論心理抑或身體都受到傷害,所以生活得自然就是禪,從自然生活開始,是一個改善身心健康的重要環節。
生命有許多自然規律,日夜、冷熱、生死、聚離,都是自然現象,沒有人能改變。佛祖講過人有許多苦,其中一個就是離別苦。我接觸的病人中,有些人都承受著離別之苦。一對情侶一起時覺得很快樂,但當某一方要離開時就覺得很痛苦。不過,若能明白有聚必有離這定律,人就可以慢慢放下。離開只是自然定律,但有很多人不明白有合的一天則有離的一天。在臨床方面,許多人對自己親人離去感到非常內疚,他們痛恨自己當親人在身邊的時候,不懂得珍惜關懷,未有好好照顧,如今已無法補償,他們為此而後悔莫及。又有一些個案是不能放下死去的親人,總是紀念著這個已離開的親人,導致自己十分抑鬱。然而,若我們明白人與人之間的聚離都是自然定律,將事情分得輕重先後,在忙碌工作中抽些時間關懷身邊的人,當身邊人離開時便能泰然接受,因為這是自然定律。這樣,人就會生活得快樂,明白自然,生活得自然,就能自在,對身體、心理都會有莫大益處。
放下我執
要心理及身體健康,其中一個重要概念就是無我的觀念,就是減少「自我中心」的思想。「我執」或「自我中心」的觀念引起自私擁有的行為,首先是自我的形象,再伸展至身外的財產、家庭、名聲及地位等等。人為了「我」及「我的」念頭不斷努力奮鬥爭取,為了擁有自己的東西而產生很多痛苦。要去除不愉快的煩惱,首先要明白世界的事物都是互相影響,個人絕對不可能獨善其身,所以損人利己的事或許也會傷害自己。例如,有一個人總是習慣把廢物拋到隔鄰,以為廢物不在自己的家門便可以,後來因為衛生出了問題而有鼠患,他的家也不能倖免。又例如,如果每一個商家都要為賺多些而加價,全市的物價都會上漲,到最後商家們自身也會受到物價上漲的影響。只顧自己而莫視他人,自己或許也會受害。
相反地,幫助了他人或許自己也能得益。有一個很有意義的故事,有一個人在街上等的士趕往醫院,因他太太遇到意外送了入院,他等了很久,終於有一部的士到了,他趕上車之際有一個人從他後面趕上前向他說:「我是醫生,有個人等著我救,可否讓我先走。」這人於是讓了這部的士給這個陌生人。再等了半小時才等到另一部的士,去到醫院已遲了一小時多,到達的時候,太太還在做手術,過了一段時間,手術成功完成,太太獲救了。做手術的醫生從手術室出來,原來就是他讓出的士的陌生人!
當我們有「我執」的思想,便會將自己的事看得比別人的事更重要,所有事情都是先考慮自己的利益,不關注別人的情況。如果以「無我」的觀念生活,「著數」的追求便會減少,自己與他人受益都是同等了。就如以上的例子,這人衡量事情的輕重,非衡量個人利益而作决定─救人最重要。如果看透自己得益與他人得益都一樣,自己的心境也會放鬆,因為腦海之中不會不斷生起懷疑和害怕吃虧的心。
慈悲心
佛法中的「慈悲心」可以有助解開一些心理障礙。慈悲是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施予,是見到別人受苦,感同身受,盡自己能力去幫助他人解決困苦。這個概念與「無我」有很大關聯,因為我們如果能放下我執,就可以培養慈悲的心。有些人因為自己幫助他人後卻沒有得到賞識或回報而感到痛苦。我們常常聽到人說:「我對你這樣好,但你竟然這樣對我。」這不是慈悲心,是一個有條件的施予。一顆慈悲的心,就是無條件地愛護、幫助他人。無條件的施予自然不會期望得到回報,因此,也就不會感到失望,心境上亦不會因為這些施予行為而有喜怒哀樂的反應;相反,得到的是淡泊寧靜的心,和自在的心境,這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要培養慈悲心、濟世行為,最好是由身邊的人開始,我們身邊的人莫過於家人,我們有沒有關心他們,父母年紀漸老,我們有沒有用慈悲心去照顧他們,抑或覺得照顧他們已經不會有回報,或者只是負累?一個慈悲的人會無條件地關心關懷自己的父母。
現今社會,可能因為每個新家庭只有一兩個孩子,所以對子女的培育特別關心。有許多家長以為幫子女安排許多課堂、活動,就是對子女好。但有時候,這些愛的背後亦是有要求的,就是期望得到回報,得到安慰,以兒女的成功為自己的成功指標。許多父母寄望兒女成績優異,因為兒女成績優異,自己臉上便有光彩。若兒女品學兼優,就更可以在他人面前炫耀一番,最少不會沒面子。不過,這些愛是有條件的,往往造成孩子不健康的成長,也對父母的心理及身體構成不良的影響。臨床上我遇見很多小孩子,因為終日忙碌於功課、學習、培訓而失去了童真。他們都十分疲倦,而且活得不開心。在治療過程中他們往往表達憤怒、自卑及憂愁。對父母不但不敬重關愛,反而覺得他們太嚴厲甚至苛刻,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十分不和。要改善孩子的身體及心理健康,要改善家長及孩子的關係,可以從培養慈悲心開始。父母以慈悲心面對兒女,就是無條件地培育兒女的長處,並認清楚一個人的生活意義,為兒女將來著想,而不是以兒女作為自己名利的注碼。孩子的苦,感同自己的苦,並盡力使他們活得快樂及有意義。
許多時候婚姻出現問題,亦是因為夫妻之間的愛是存有條件的。「她是我的女人」,「他是我的男人」,往往是夫妻的心境,是一個擁有對方的心境。若夫妻間能培養慈悲心,許多問題也會得到解決。有時候妻子埋怨丈夫沒有時間陪伴她,有些丈夫埋怨妻子不體貼,這些埋怨都源於他們對對方是有條件的呵護、有條件的付出。如果以一顆慈悲心來無條件地照顧、呵護對方,就不會有埋怨心及憤怒心。這樣就會活得快樂些。
有些人初步想培養慈悲心,便立即想普渡眾生,第一件事就想濟世,拯救所有苦難的人,卻忽略了身邊的家人和朋友。這樣會造成心理上的痛苦、壓力,這不是我們所鼓勵的方法。首先要對身邊人培養慈悲心,慢慢擴大至自己認識的人,繼而不認識的人,按部就班,操之過急,只會囫圇吞棗,物極必反,反而有損心理健康,久而久之,造成身體的毛病,所以大家都要小心注意。
【慈悲心是福】
如果施予不問回報,不問為何,不問條件,一心布施,人便自在,能真正感受布施的福德。
戒律如大海的浮木
有不少人一聽到「戒律」便很害怕,覺得太過規範和壓迫,似乎給別人壓迫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的感覺。特別是現今有很多中國人崇尚西方思想,認為西方的思想比中國的好,所以鼓吹所謂的「自由」。但住往可能對自由的定義卻弄不清楚,誤解「為所欲為」便是自由,生活沒有了指標,沒有了方向,只是心中想到怎樣做便去做。在我的臨床經驗中看到很多人的痛苦都是因為「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所以他們都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大家怎樣做,自己又怎樣做。這樣的心態,使一個人很難建立「自信」,因為自己也不能確定自己所作是對還是錯。這樣下去,人便漸漸變得自卑,甚至抑鬱等等。我二十多年前居於美國的時候,已開始運用佛理幫助一些有心理困苦的人,其中一個方法便是提議他們「持戒」,或許可以說成「生活指引」,使人減少壓力。
這些生活指引對一些不知所措的病人來說,就如一個正在大海中漂浮的人,突然看到一根浮木,是一個依藉,是一個不使他沉落的方法。簡單的五個元素─不殺生、不貪心、不邪淫、不說他人是非、不飲酒,往往構成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心理療程,主要引導一個人漸漸明白自己生活的原則及方向,從而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及堅毅心。這樣對一個人的工作及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所以,如果能正面地瞭解持戒,它們不是約束一個人的戒律,而是幫助一個人明白自己、控制自己的方法。
如果感到五則戒律有點抽象,可以參考《六祖壇經》中的一首偈: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謙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眼前。
慧能大師已很簡單地講出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的基礎:心平行直、孝養父母、和睦相處、勿說是非、知錯能改和接納別人對自己的批評。這些指引,對心亂如麻的人,都是很好的具體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