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勿剩飯

作家相片: 陳瑞燕陳瑞燕

未修行之前,我總是習慣剩菜剩飯,煮多一點,吃不完便棄掉。和朋友出外吃飯,總是叫多一點,怕不夠,吃剩了便算,反正食物不貴,負擔得來。也有人告訴我,世界有很多人飢餓,我卻想我這少少的剩菜也幫不了什麼,還是我行我素。


修行後漸漸覺醒這是我執的思想和行為,因為自己財政上可以負擔,我買了的食物,便由我處置。何等自大!


修行後,我的一個重要功課便是學習珍惜食物,不是我用金錢買了它們,便不需要珍惜它們。食物是很多人付出時間和心血的成果,我們用一點金錢買它們回來,便能使我們充飢及維持生命。我們應該懷着感恩心來享受食物,不應隨便棄掉。


修行的人珍惜世間的一切,而珍惜每天的食物是第一功課。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不挑剔就快樂

(文章重溫) 快樂是一種心境,一種自我的感覺。 有些人必須透過追求外來的報償才感到快樂,所以,升職、賺錢、結婚、買樓房等等,都使他們感到快樂。可是,一旦遇上失去工作、金錢損失、婚姻失敗、資產貶值,他們就不快樂了,因為外來的報償沒有了。...

一桶石頭滿不滿?

(文章重溫) 有一天,一對父子在沙灘上玩耍,小孩拿着一個膠桶,在沙灘四處找小石頭。不久他把小桶子盛滿了石頭,便蹦蹦跳跳地回到父親身邊,高高興興地告訴父親:「滿了,滿了,放滿了!」 他父親向小孩輕輕一笑,說:「啊!很多石頭,都到頂了。真不容易,這是你努力的成果。」繼續父親又再...

餓鬼

(文章重溫) 餓鬼一詞的梵語是Preta,是一種爬蟲類動物。牠有一個特徵,就是食量很大,而且吃了東西之後,肚子會變得更大,食量隨之而需再增加,所以牠越吃越多,永遠吃不飽。 餓鬼,在佛教的教理中,代表人的貪念,在生活中有無止境的渴求,擁有越多越想要更多,以至生活變成一種困苦的...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