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的訓練
- 陳瑞燕
- 2020年7月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如何可以不焦慮、不緊張、不害怕?如何可以平靜、輕安、自在?相信有不少人學習禪修都有這樣的問題,他們都希望改善自己的情緒和心理健康。 禪修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打坐、嵩山內養功、瑜珈等等。不管練習那一種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透過訓練心,來達到輕安自在。 但是,在學習過程當中,有不少同修往往感覺練功的時候,還可以達到平靜輕安的狀態,但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很難保持平靜,遇到事情還是急躁火猛,焦慮不安。 於是,有些人選擇放棄練習,因為覺得沒有大益處;又有些人選擇放棄日常生活,終日在打坐練功中尋找輕安。這兩種做法都是極端的,可能是因為未明白問題的根源。那麼,為什麼練功的時候是清靜,平時生活就不清靜呢? 不清靜的心是因為心有煩惱,有煩惱就不清靜。煩惱就如同雜草一樣,四野橫生。還記得我有一段日子嘗試種田,每逢週日去田園,一定看到很多雜草。雖然上週除了,下週它們又長回來,沒完沒了的除草。煩惱其實和雜草一樣,如果沒有連根拔起,即使把草割去,新的草很快又會長出來! 打坐練功,就如同用瓦片蓋着野草,蓋着的時候,壓制着野草生長。但是,如果把瓦片拿去呢?因為草根還在,所以草很快便再生出來了。所以,練功時輕安,不在練功狀態就不安祥了。 沒有「正見」而練習禪修法門,就如同用瓦片蓋着野草,練功只是暫時把煩惱壓着,所以日常生活難以平靜。「正見」是八正道中的第一道,佛法是讓我們看清楚世界的真實情況,覺知生命的無常、無我。煩惱的源頭是貪嗔癡!所以,如果下功夫拔除貪嗔痴,而慈悲喜捨是拔除貪嗔癡很好的鋤頭!拔除這些苦的根源,就如同拔除雜草的根,如是,不單坐禪練功時輕安,平常日子也輕安。
コメント